首页

美脚踩踏之家

时间:2025-05-29 09:42:24 作者:跨越海峡 嘉台何以共赴创新发展之约? 浏览量:97373

  中新网嘉兴5月28日电(黄彦君)1600多家企业与台湾开展经贸交往,累计引进台资超100亿美元,每年有4万人次台胞前来探亲访友、观光旅游,3000多名台胞长期工作生活于此……在浙江省嘉兴市,“两岸一家亲”的情谊在商业、人文互动中愈发深厚。

  28日,以“嘉台同行·智创未来”为主题的2025浙江·台湾合作周嘉兴专场活动在嘉兴经开区举行,再次连接起浙台两地的深厚情谊与广阔合作空间。

5月28日,2025浙江·台湾合作周嘉兴专场活动现场。嘉兴市台办供图

  从“相遇”到“相知”,跨越海峡,嘉兴与台湾谱写了怎样的发展故事?

  这是一场久久为功的创业创新“接力赛”。

  “我们的成长有着父辈半生的积累,更有强大祖国给的底气。这几年,嘉兴经开区给企业带来各种优惠政策和补贴,我们定不会辜负,在这里有无限的可能。”浙江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景辉感慨道。

  时钟拨回1997年。随着台商赴大陆投资热兴起,廖景辉的父亲廖进堃前来长三角地区考察。他看好嘉兴及嘉兴经开区的区位优势,选择在此投资兴业,并前后多次增资扩产。

  “一代”靠打拼,“二代”靠创新。作为“台二代”,廖景辉看重父辈的积累及城市营商环境,视野也更加开阔。“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,要当自己的主宰。”为摆脱牵制,他将自主创新的步子迈得更快,带领公司拿下60余项专利,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新时代台商创业的理想篇章。

  父子二人接续创新的故事,在嘉兴并非个例。眼下,当地台商“厂二代”“企二代”挑起发展大梁,站在父辈的肩上,为产业转型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。

  产城人深度互动过程中,不乏“双向奔赴”的温情。

  “有缘千里来相会,第二个三十年,我们还是会继续前行,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。”浙江一家台资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、副总经理蔡正雄深情地说。

  走进位于嘉兴市区的嘉兴善益共好公益服务中心,一楼店铺内陈列着各式爱心企业捐赠的义卖商品;二楼的培训空间内,来自嘉职院的老师正在为就业困难人群讲授职业技能培训课。

  这是该公司牵头建设的公益项目之一。2023年9月,在该市相关部门指导下,该公司可持续发展专项基金成立,在生态环境保护、困境儿童关爱和就业帮扶三大领域积极开展公益项目。

  在蔡正雄看来,嘉兴及嘉兴经开区不仅是公司“落地生根的出发点”,更是其“携手共进的好伙伴”,“企业将继续致力于公益事业,担当社会责任,与嘉兴一道成长。”

  创新氛围、优质环境,是城市发展的制胜关键。嘉兴对台商的吸引力,更在于持续注入的“嘉”速度。

  入选浙江省首批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,获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前20强,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4800亿元人民币,实际使用外资保持浙江省第3……一张张“金名片”背后,是该市作为浙江高质量外资集聚地的底气。

  本次专场活动现场,共落实签约项目21个,总投资5.24亿美元。活动期间,该地还将举办长三角台资企业恳谈会、产业链政策专项对接分享会、“青创筑梦”两岸青年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多项子活动,推动嘉台两地各领域交流融合。

  嘉兴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李军表示,嘉兴将秉持“两岸一家亲”理念,一如既往落实落细各项惠台政策,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推动嘉兴成为广大台商投资兴业、台青成就梦想的最佳目的地和最佳实践地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花式”旅游业态火热拓展消费空间 “文化+”拉满节日氛围感

综上所述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,也是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。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、合作、共赢的理念,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。

闽台青年福建泉州共庆妈祖文化节

通过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奥林巴斯290的高清镜头,内镜医生周兵主任清楚看见胡先生胃体下部—胃角部位存在两处溃疡面,胃底有一处糜烂灶,贲门、胃底和十二指肠球部分布二十多枚大小不一的息肉。针对这些胃部问题,他熟练地为其进行了镜下微创治疗,当晚胡先生反馈胃部疼痛明显减轻。而后胡先生配合医生用药调理修复胃黏膜,目前胃部恢复情况良好,他表示,“之前买药也花了不少钱,病还没断根,早知道做胃镜检查这么方便,应该直接来医院的”。

战友集体缅怀缉毒英雄蔡晓东

1—2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4.9亿元,同比增长0.5%;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98.5亿元,增长5.3%;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69.2亿元,增长31.2%;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65.4亿元,增长12.7%。

广西“新春第一会”聚焦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

罗浩智主要谈了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问题。首先是风险问题,有宏观的,有微观的,也有生存的风险。我们应该实验、学习,保持与时俱进,更大地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机会,扩大优势,规避风险,实现转型发展。

和衷共济

访问期间,中巴签署30多项合作文件,双方发展战略对接的早期收获充分显现。相较10年前、5年前,这一次访问期间,双方擘画合作的视界更加宽广,有传统领域,也有能源转型、数字经济、人工智能、绿色矿产等新兴领域。在中巴合作的加速度中,一条主线贯穿始终:双方携手发展的共同意愿,造福人民的共同追求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